第二章 英国劳动法下的最低工资标准:外国劳工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劳工选择奔赴英国,寻求新的工作机遇与生活可能。同时,在英国投资的中资企业亦可能聘用外国劳工。然而,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国劳工而言,了解并维护自身在英国劳动法框架下的权益至关重要。其中,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重要防线,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英国劳动法下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外国劳工应如何保障自己在此方面的权益。
一、英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最新规定
英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经济发展、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进行动态调整。截至 2024 年 4 月 1 日,英国实施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涵盖不同年龄群体和就业类型,主要分为 “国家生活工资”(National Living Wage)和 “国家最低工资”(National Minimum Wage)。
国家生活工资适用于 21 岁及以上的劳动者,从 2024 年 4 月1日起,这一群体的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至每小时 11.44 英镑。这一调整旨在确保年长的劳动者能够获得足以维持生活的收入,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而且,根据英国政府的计划,国家生活工资将继续调整以应对生活成本的上升。到2025年4月,21岁及以上工人的最低时薪将进一步提高至每小时12.21英镑。
国家最低工资则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年轻劳动者及学徒。具体而言,18 至 20 岁的劳动者,每小时最低工资为 8.60 英镑;18岁以下的劳动者,每小时最低工资为6.40英镑。对于学徒,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处于学徒期的第一年,其最低工资同样为每小时6.40英镑。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适用于绝大多数雇佣关系,包括全职、兼职以及临时工等各类用工形式。但某些特殊情况可能存在例外,例如自雇人士、公司董事、志愿者、武装部队成员以及在宗教社区生活和工作的人员,通常不在最低工资标准的保障范围内。
英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长幅度体现了英国政府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视,也反映出英国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值的重新评估。
二、外国劳工在实际工作中被克扣工资的常见情形
尽管英国有着明确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外国劳工可能面临工资被克扣的风险。一些雇主会采用各种隐蔽手段来规避法律责任。
(一)模糊工作时长计算
准确计算工作时长是确定工资是否合规的基础。然而,部分雇主会在工作时长上做手脚。例如,要求外国劳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额外工作,却不将这部分加班时间计入工资计算范畴。或者在打卡制度上做文章,故意缩短劳工的打卡时间,使得记录的工作时长少于实际工作时间。还有的雇主会以培训、会议等名义占用劳工的休息时间,却不支付相应报酬。
(二)不合理的扣除项目
有的雇主会设置一些不合理的扣除项目,变相克扣外国劳工的工资。比如,以工作服、工具费、住宿费等名义,从劳工工资中扣除过高的费用。正常情况下,雇主提供必要的工作装备是其应尽的责任,若因工作需要劳工自行购买,雇主应给予合理补偿。此外,一些雇主可能会以罚款的形式随意扣除劳工工资,比如劳工偶尔迟到几分钟,就被处以高额罚款,且罚款金额超出合理范畴。
(三)以低薪岗位替代高薪岗位
有些雇主在招聘时承诺外国劳工高薪岗位,但实际工作中却安排其从事低薪岗位的工作内容。例如,招聘时声称是技术岗位,薪资按照技术岗位的标准支付,但入职后却让劳工从事基础的体力劳动,且只支付基础岗位的工资。或者在工作过程中,未经劳工同意,擅自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工资待遇。
(四)利用语言和文化差异误导
外国劳工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可能在理解劳动合同时存在困难。部分雇主会利用这一点,在劳动合同中设置一些模糊不清或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比如,在工资构成方面表述含糊,让劳工误以为包含各种补贴和奖金,但实际发放时却以各种理由不予兑现。或者在工作时间、加班规定等方面故意误导劳工,使劳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低于法定标准的工资待遇。
三、外国劳工保障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
面对可能出现的工资克扣问题,外国劳工并非束手无策,可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仔细研读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外国劳工在签署劳动合同前,务必仔细研读合同条款,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法律人士或翻译的帮助,确保准确理解合同内容。重点关注工资条款,明确工资构成、支付方式、支付周期、工作时长以及加班工资等规定。确保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低于英国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模糊不清或不合理的条款,应及时与雇主协商修改。若雇主拒绝修改不合理条款,劳工需谨慎考虑是否接受这份工作,避免日后陷入权益纠纷。
(二)准确记录工作时间
外国劳工应养成良好的记录工作时间的习惯。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手机应用程序等工具,详细记录每天的上班、下班、休息时间以及加班时间、正常上班时间外的会议、培训时间等。若工作涉及打卡,要注意保留打卡记录,如打卡凭证或电子打卡记录截图。这些记录将成为日后证明工作时长的关键证据,一旦发生劳动纠纷,能够清晰地展示自己的实际工作时间,以此判断雇主支付的工资是否符合法定标准。
(三)了解法定权益并敢于说 “不”
外国劳工要主动学习英国劳动法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清楚自己的法定权益。只有充分了解自身权益,才能在面对不合理要求时,有底气拒绝。例如,当雇主提出不合理的加班要求却不支付相应加班工资,或者设置不合理的工资扣除项目时,劳工应依据法律规定,明确告知雇主其行为违法,并要求雇主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在与雇主沟通时,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邮件或书面通知等,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
(四)及时向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投诉
若外国劳工发现自己的工资被克扣,且与雇主沟通无果,可以向英国的相关机构投诉。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 Revenue and Customs,简称 HMRC)负责监督雇主是否遵守最低工资法规。劳工可以通过 HMRC 的官方网站或电话热线进行投诉,投诉时需提供详细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工作时间记录等,以便 HMRC 能够准确核实情况。一旦 HMRC 确认雇主存在违反最低工资法规的行为,将对雇主处以罚款,并要求雇主向受影响的劳工补发被克扣的工资。
此外,外国劳工还可以向公民咨询局(Citizens Advice Bureau)寻求帮助。公民咨询局提供免费、独立且保密的咨询服务,工作人员会为劳工解释其在英国劳动法下的权益,并指导其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维权。在一些地区,还有专门为外国劳工设立的权益保护组织,这些组织熟悉外国劳工面临的常见问题,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援助和支持。
(五)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工资纠纷较为复杂,通过常规投诉途径无法有效解决,外国劳工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英国有一些法律援助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外国劳工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询自己是否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若符合条件,法律援助律师将帮助劳工处理与雇主的纠纷,包括代表劳工与雇主进行谈判、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等。在寻求法律援助时,劳工同样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以便律师能够更好地争取权益。
在英国工作的外国劳工,应当充分了解英国劳动法下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工资克扣等问题时,积极采取有效的维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异国他乡的工作中,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安心追求职业发展与生活梦想。在英中资企业也应注意遵守当地有关法律规定。